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

第二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会议精髓

发布时间:2019-01-02 11:43:19  浏览次数:

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珠海市中医药学会和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于2016年11月25~27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此次会议以“加强经方医学的学习与应用”为主题,邀请了梅国强、熊继柏、黄煌、陈明、黄仕沛、王三虎、徐苏、刘志龙等学验俱丰、临床疗效高的经方大家集中授课。
 

 
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代表。在会议的开幕式上,同时举办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联合推出的“医学读书记”中医学术公益项目发布仪式,将为期2~3天的学术会议,通过网络微信等载体,扩展到持续不断的互动交流,从而实现学员与专家进行有效的“常态化对接”。而本次临床学术讲坛则注重切合实际,侧重于临床,以引领和强化中医思维为主,徐书教授在会议时风趣地概括为:我们“谈”发现之旅,“享”余之思考,“看”经典医案,“括”辨证技巧。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中医工作室特意整理了此次会议的专家讲稿概要奉献给大家,稍后对于专家讲稿还会陆续奉上,不容错过。
 
熊继柏教授讲课概要:中医大家开讲,会场鸦雀无声
湖南中医药大学熊继柏教授的《运用经方治疗急难病症的经验及体会》乃此次经方会议的一节课,早已被挤满的教室在熊老讲课时变得鸦雀无声,大家屏息听讲,生怕错过任何一句熊老的经验之谈。熊老讲课内容翔实、处方严谨、说理求真、表达务实,在会议中熊老常引用《内经》“之理”解《伤寒》“之用”,但一切以临床运用为准则,经典互通之道在熊老的各个急难病症的案例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梅国强教授讲课概要:活用经方,经典为本,思维为基
北京中科盛元中医研究院荣誉会长、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梅国强的《扩展《〈伤寒论〉方临床运用途径》可谓是活用经方的典范,他在会议中提出了活用经方应该遵循的“活用八法”:一则突出主证,参以病机;二则谨守病机,不拘证侯;三则根据部位,参以病机;四则循其经脉,参以病机;五则斟今酌古、灵活变通;六则厘定证候,重新认识;七则复用经方,便是新法;八则但师其法,不泥其方。此“八法”是梅老不断完善总结而来,他在会中提到最后一法“但师其法,不泥其方”乃近期所写,我们都为梅老精研《伤寒论》的精神所感动,真可谓是“学无止境”。
 
刘志龙教授讲课概要:十年一剑经方治糖路  一朝奉献医者显仁心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的《经方治糖概要》提出以寒热辨证作为中医诊疗糖尿病的辨证大纲,而不是按照传统的三消分论,乃依据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糅合后明确了糖尿病的常见三大证型:热证(有虚有实)、寒证(虚证为主)、寒热错杂证(虚实夹杂)。简要地列举了他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如白虎加人参汤(适用于肺胃热盛,兼气阴两伤证)、葛根芩连汤(适用于肠道湿热证)、玉泉丸(适用于阴虚燥热证)、玉液汤(适用于气阴两虚证)、附子理中汤(适用于脾虚寒证)、真武汤(适用于肾阳虚证)、金匮肾气丸(适用于阴阳两虚证)、乌梅丸(适用于寒热错杂证)等方的主证、治法、加减等,可谓是理法方药俱全,如能“寻其所集,则(对糖尿病的诊疗)思过半矣”。
 
徐书教授讲课概要:把握病机者,一方可多用
无锡徐氏中医药研究所徐书教授的《当归四逆汤治疗疑难病的体会》颇有创见,他讲述了运用当归四逆汤当一切从临床实际出发,不可局限于伤寒条文,如徐教授在会议中提出当归四逆汤证的脉象往往沉涩细并见,而非书中所言仅见脉细欲绝,并且讲到邪入少阳之后,由于失治误治,病邪进入少阴、厥阴,往往一则表现为上热下寒(乌梅丸证),二则表现为厥阴寒厥(当归四逆汤证),而当归四逆汤的本质为肝阳虚。因此临床证治要点为“厥阴虚寒”,凭此病机随症加减可临床广用此方,并且在会中举了数则活用案例以证其“把握病机者,一方可多用”之能事,且告诫我们此方不可凭“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而定取舍。
 
黄仕沛教授讲课概要:方证浅谈有深意
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黄仕沛教授的《经方“方证”浅谈》开场白即为我们讲到经方的“方证”虽然不能代表经方医学的全部,更不代表中医学的全部。但是经方“方证”是经方医学的核心和精华,并且强调“方证对应”似乎是对号入座,但其实非常尖端和高精,就是我们历代医家所追求的用药“丝丝入扣”的高效。在会议中给我们分享了他运用经方的思维方式、探求“方证”之法、延伸扩展运用之道、重视“方证”之重要性等内容,并且列举了他临床运用的“方证对应”佳案,如甘麦大枣汤案、黄连阿胶汤案等足证“方证相应”并非一般的“套方”。“方证辨证”是《伤寒杂病论》特有的。反而抽象的侈谈病机还原不了“经方”。
 
马文辉教授讲课概要:仲景也有时间辨证观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三部六病研究室马文辉教授的《从《〈伤寒论〉“六病欲解时”看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可谓是讲述的仲景因时制宜的时间辨证法,他在会议中讲到仲景书中的“欲解时”一则乃痊愈、解除之意;二则发病、呈现、加重之意。因此,六病其实就是在六个时段发病、呈现、病痛加重以及痊愈的伤寒病。此论可谓是让人耳目一新,让很多学员慨叹回去得重读《伤寒论》,他提到如“太阳病,或巳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乃是说:无论巳时发热恶寒,还是未时发热恶寒,伴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的伤寒病,都叫太阳伤寒证。并且讲到《伤寒论》原文中“已”是“巳”的错简。由此,马文辉教授提出张仲景所谓“六病”就是一个时间概念!他后续又举例说明,如厥阴篇、阳明篇、少阴篇中都有吴茱萸汤证,张仲景分别给予了不同的命名,吴茱萸汤证可以称为厥阴病,可以称为少阴病,也可以称为阳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