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中药贴敷技术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9-03-21 17:02:03  浏览次数:

中药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属于中药外治法的范畴。贴敷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原则,以经络腧穴学说作为指导。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药贴敷疗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患者接受。它不仅在外、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显出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着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八,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因而贴敷疗法从古至今一直各受医家关注。纵观中医敷贴疗法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远古——春秋战国)
在人类历史上,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药物外治疗法,广泛流传于民间,应用于民间。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健康,不得不在灾害搏斗中自求救护,消除病痛。通过长期反复实践,人们总结了将泥土、树叶、草茎等捣烂涂敷伤口或某一部位等多种外治方法。这一时期,贴敷疗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具体方法还比较幼稚,虽然可以看到很多后期成熟外治方法的雏形,但无完整体系和专著出现。

2.发展阶段(汉代——明代)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方法,而且列举了各种贴敷方药,曾提到“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栝萎根捣烂外敷治伤,用软膏剂贴敷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并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而且对黑膏药制法、条件、用具均有详细记载;唐代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主要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针灸资生经》、《外科正宗》等,汇集了大量有效的贴敷方药,其中很多贴敷的部位都与穴位相结合;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已有可用于局部治疗或透皮吸收的膏药,如“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而止。”;《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探讨了中药贴敷治病的机理;宋代《刘涓子鬼遗方》载有多种薄贴之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述及外贴膏药治疗痈疽、风湿之症,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如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临床使用。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中载有膏方26张,多以麻油、黄丹、松香、白蜡等为基质,并详细记载了膏药的制法与用途。汪机著的《外科理例》,载有软、硬膏方11张,多以麻油、黄丹、牛皮胶等为基质。

这一时期随着中药外治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膏药的制备已经非常完善,而且晋、唐之后已出现贴敷疗法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的运用研究。如把敷药法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结合起来,创立了穴位敷药法,大大提高了疗效

3.理论成熟阶段(清代)
清代,可以说是中药外治方法较为成熟的阶段。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药外治专着的问世为代表,以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贴敷疗法成熟的标志。
《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我国清代著名而又难能可见的外治法专书,此书是程鹏程悉心博览,广辑方书而成,程氏穷力搜讨数十年,集内外治法三千余方,并将其外治方一千五百余首进行分门别类,汇纂成编,为集十卷。其内容总括了清·嘉庆以前历代医家行之有效的外治经验,是一部极为丰富的外治法的宝贵史料。原为救急而作,所载方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书中所用外治疗法包括、涂、针、炙、砭、镰、浸洗、熨搨、蒸提、按摩等多种方法,几乎集外治之大全,其中许多方法延用至今,确有疗效。

继《急救广生集》之后,清代医家吴师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敷贴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研究,著成《理瀹骈文》一书,此书原名叫《外治医说》,刊于1870年。作者因取“医者理也”,药者沦也”之意,又因正文是用“骈体文”写成的,故刊成后,改名为《理瀹骈文》。吴氏本人通过长期实践,大力提倡膏药的应用。他在二十年间,“月阅症四、五千人,岁约五、六万人,出膏大小约十万余张。”因此,可以说《理瀹骈文》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膏药的专著。除膏药外,还有敷、熨、罨、涂、熏、浸、洗、擦、搭、抹、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数十种外治方法,它不仅用于痈疽疔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外科疾患的治疗,还广泛地用于内、妇、儿、外、五官等各种疾患的治疗。因此《理瀹骈文》被后人尊称为“外治之宗”。

吴氏所著《理瀹骈文》总结了我国清末以前千余年的外治方法,把敷贴疗法的治疗范围推广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指出“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以膏统治百病”。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在这部专著中他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从而奠定了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4.中西医结合阶段(民国——现代)

民国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处在一个特殊阶段,西医传入后不断发展与壮大,中医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反受到歧视,并引发了生存危机。在这一时期,包括外治在内的整个中医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缓慢发展。尽管受到政府的种种限制,但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民间中医教育大力发展,民间中医学术团体大量涌现。这一时期中医药外治的临床表现为内外合治,治疗手段丰富,外治法广泛渗透到内、外、妇、儿各科,扩大了外治的应用范围。

这一时期对历代本草和方剂著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收集汇编与研究,深入探讨药性、药效,并试图采用西药药理解释中药功效或采用化学分析,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等方法确认中药药效。其中亦不乏对外用中药的研究。西方医学的大量传入,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从事中西医学的汇通,中药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建国以后,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促使膏药从炼制方法到剂型改造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系统的挖掘、整理了前人应用膏药的经验, 而且对膏药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膏药的制法和应用上进行了改进。上世纪50 年代出版了《膏药方集》, 60 年代出版了《中国膏药学》, 对传统膏药的机理、制备、组方等进行总结、更新和充实, 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近些年, 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 上世纪70 年代巴布剂首先在日本出现, 中药巴布剂将中药提取物或药物, 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和适量比例的辅料混匀后涂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 作为新型外用透皮贴剂, 已在国外大量应用。新型巴布剂与橡皮膏相比具有载药量大, 生物利用度高, 敷贴舒服, 剥离方便, 自然透气保湿性好, 对皮肤无过敏、刺激, 挥发型药物在生产过程中损失小等优点, 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外用中药新剂型。
 
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出现,为贴敷疗法等中药外治方法注入新的活力由于贴敷疗法大多局限于广义上的外敷,故而人们在治疗器具新方法的研究中,主要从促进药物吸收和多种方法协同使用的角度着眼。一方面运用现代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制出新的具有治疗作用的仪器并与贴敷外治协同应用;另一方面研制出不少以促进药物吸收为主,且使用方便的器具。其中利用声、光、电、磁等原理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也普遍应用。此外,外治剂型不断涌现,建国后出现的中药硬膏剂,是对中医传统薄贴的发展,由橡胶及配合剂组成基质,再加上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如麝香虎骨膏,对肌肉劳损、扭挫伤、类风湿性关节炎、晕车船等有较高疗效。再如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膏药,镇痛时间可达3~6小时。此外,现代医学研究的透皮给药系统,可以透过皮肤屏障,在预定的时间内,以恒定的速度释放出一种或数种活性成分到血液循环管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使药物发挥并保持最大的治疗作用。现代生活中,人们利用贴敷疗法与日常生活用品结合起来,制造出药物背心、内衣、腰带、护肩、护膝等药物保健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